欲改變財運,佛菩薩教你如何化解此局|佛道禪心
歡迎來佛道禪心觀看更多風水命理影片👉https://lihi3.cc/VEY5Q
「喜逢人日人宜醉,此日逢人醉轉宜。」時間飛逝,明天就是正月初七了。正月初七,民間稱為大年初七、人日節或人勝節,年初七還有「人日」之稱。時至大年初七,春節假期已近尾聲,今年的正月初七,已是立春的第2天了。關于正月初七,除了這些,你還了解多少?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七」這個數字被賦予了特殊含義和神秘色彩,所以正月初七非同一般。
俗話說「正月忌頭」,作為正月的第7天,這天當然會有屬于自己的傳統民俗和忌諱。
正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這天之所以比較重要,是因為與人類有關。民間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也被看成是人的生日。
關于正月初七「人日」的說法,早在西漢的古籍中就有記載。正月初七在南宋詞人的筆下是這樣的:「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村村簫鼓聲起,家家笛聲吹奏,人們在正月初七這天祈禱麥子和春蠶的豐收,不難看出,在那時正月初七「人勝節」已盛況空前。
古時,正月初七這天是人們祈求人丁興旺、六畜繁盛、五谷豐收的重要日子。
可惜到了宋朝,「人勝節」逐漸衰落,以至于如今很多年輕人都不太清楚正月初七的節日習俗以及節日的文化內涵。
正月初七的傳統習俗有哪些呢?正月初七的民俗有:吃長壽面,象征長壽健康;品嘗七寶羹,寓意及第登科;有些地方還有送火神、撈魚生等傳統特色活動。此外,正月初七還有攤煎餅、登高等傳統活動。古時,人們還會在年初七這天剪彩為花或人形裝飾品戴在頭上,象征著新年美好如意,此習俗稱「戴人勝」。
正月初七有諸多忌諱和規矩,「七」象征著一個輪回,也象征著吉祥如意,很多人都知道「七上八下」這個成語,所以正月初七也寓意有著積極向上的能量。加之今年的正月初七恰逢「滿日」,這樣的日子在古人看來是「兇日」,接下來就說說明日正月初七有什麼說法?建議了解,別再因為無知犯了忌諱。
不是迷信!明日正月初七,3事別犯忌諱:1不訓、2不出、3不忘,尊重傳統,人旺運旺!
1不訓:不訓斥孩子
正月初七,忌諱打罵訓斥孩子,在老人看來,這天打罵孩子會給他們帶來一年的不順,影響孩子的健康。
這個大年初七的忌諱非常有道理,孩子生性頑皮,難免犯錯,家長要做到:當眾不責、飲食不責、悲傷不責,即:不要在眾人面前教訓孩子、不要在吃飯時責備孩子、不在孩子悲傷時訓斥孩子。既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有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
大年初七「人日」的這個禁忌,不僅體現了人們祈福納祥的愿望和對孩子的殷切希望,更反映了老祖宗以人為本,尊重他人的理念。
正月初七這天,乃至每天,家長都應格外注重言傳身教,遇到孩子犯了錯,要耐心引導和教育孩子,而非訓斥責怪。
2不出:不出遠門
正月初七這天還有不出遠門、不遠行的忌諱。
老話說「七不出,八不歸」,有人認為這說的是:年初七不遠行,年初八不回家。也有人認為,這是說,如果不把家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安排好,就不能遠行。
不管如何理解這個忌諱,都是有幾份道理的,為什麼呢?
大年初七,是春節假期的最后一天,返程的人想必早就安排返程了,如果此時才出門,的確是有些倉促。如果路途遙遠就更加緊張了,看來這天的確不適合遠行。不管怎樣,都要提醒您盡量為出行早做準備,要留下時間調整身心迎接上班,在路上也要格外注意安全,祝大家出入順利!
3不忘:不忘吃七寶羹
「年來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獨獻菜羹憐應節,遍傳金勝喜逢人。」這首詩句描寫了大年初七的喜慶場景,其中的「菜羹」指的就是「七寶羹」。
農歷正月初七,人們會將七種蔬菜放在一起烹調,名為「七寶羹」。取其好意頭,相傳,食用此羹可耳聰目明、頭腦靈活、前途光明、財運亨通。大年初七食七寶羹的風俗早可追溯到晉朝。
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云:「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以七樣菜為羹」。人們清早就會采集菠菜、芹菜、蒜、蔥、韭菜、芥菜、白菜七樣蔬菜共煮而食。
這里每種蔬菜都蘊含著獨特的寓意:芥菜代表大富大貴,韭菜象征福壽綿長,芹菜則寓意勤奮暢通,蔥則有聰明智慧之意等等。不同地區的七寶羹所用材料不盡相同,但都蘊含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愿,特別是對孩子們的祝福,希望他們可以出人頭地,金榜題名。
結語:正月初七的傳統民俗也是春節年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按民俗信仰,正月初七有不教訓孩子、不出遠門和不忘記吃七寶羹的忌諱,這些習俗共同體現了古人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以及對富裕生活的祈愿。正月初七這幾件要注意的事情,您都記下來了嗎?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