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小腦袋裡沒有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概念,因此很多媽媽都曾為此困擾過。
比如朋友有一次帶女兒朵朵到超市裡買東西,朵朵剛學會走路,還對這個世界十分好奇。進入超市這個「新世界」,難免要四處探索。
孩子偷拿商品,被工作人員要求搜身
孩子東跑西跑,朋友面對工作人員嫌棄的白眼,也只得紅著臉教訓朵朵不可以亂跑。
然而結完帳要出店門的時候,母女倆卻被工作人員給攔了下來。原來工作人員看到朵朵把超市裡的巧克力揣進了口袋,指責朵朵偷東西並要求搜身。
面對自己家女兒被指責偷東西,並且要被搜身,朋友心中的怒火難以壓抑,同時也害怕女兒的自尊受到打擊,便跟工作人員爭論了起來。
「我家女兒才三歲,根本就不懂付帳買東西這回事,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本能就會拿起來。我家孩子不懂事拿了你們這的東西,我可以替她道歉,但請別指責我家孩子偷東西!」面對朋友的回懟,工作人員只覺得理虧,也不好再說什麼。
保護了孩子自尊,背後也要教孩子
朋友翻到了朵朵口袋裡的巧克力並且付款後,把朵朵帶到附近人少的地方,耐心地告訴朵朵:「朵朵,偷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你知道嗎?」
也許孩子是被之前的氛圍嚇到了,呆呆站在自己媽媽面前不敢說話。
於是朋友又耐心地告訴孩子:「我們自己家的東西,自然可以拿起來就吃,媽媽不會反對。但是我們到了超市以後,你喜歡的東西,只有在前台收銀阿姨哪裡付完款,我們才能帶走」
當孩子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時,媽媽應該如何化解?
我們在生活中,確實會經常遇到這樣的畫面,在公交車裡「熊孩子」被指責沒家教時,媽媽總是會站起來與那個人爭吵。
鬧得輕的兩個人吵到臉紅脖子粗,而因為鬧過火而上新聞的也有,而孩子缺並沒有悔改。
因此在面對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媽媽應該怎樣做才能在保護孩子的同時,也能順便教育到孩子呢?
1.首先要保護孩子的自尊
面對外人的指責,作為媽媽首先要保護孩子的自尊,但同時也要避免與人爭吵,表達出孩子做錯事的歉意。
同時也要向對方表達,自己家的孩子不懂事,是在無意識下給對方造成的困擾,不可能是有意的。
2.教育孩子是非對錯
孩子太小,不懂是非對錯,難以避免在外面給別人帶來困擾,因此媽媽要告知孩子,哪些行為是不可取的。
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錯誤不是太嚴重,媽媽不要凶孩子,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就可以。如果一味地凶孩子,孩子的心裡也只剩下害怕,什麼都記不住。
同時也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陰影,這對孩子的心理發育影響很深。
3.教育孩子重在日常生活
其實避免孩子在公共場合做錯事、給他人帶來困擾,媽媽在平時的生活細節中,就要多教孩子。
比如與孩子約定,公共場合不可以大聲喧嘩。再比如收到別人贈送的東西,不要忘了說一聲謝謝等等。
當看到別人家「熊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媽媽也要小聲地告訴孩子,不要向壞孩子學習等等。
相信,聰明的媽媽都能教出聽話的乖孩子,不斷做錯事,就是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孩子被外人指責的時候,做媽媽的不僅僅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同時也要教育孩子。
歡迎來下水道觀看更多都市傳說👉https://lihi3.cc/c5H8h
————————————
題目:仔細觀察下面的圖片,思考一下這個女孩在做什麼:
A、在海邊等待戀人的到來
B、想要跳入海中去
C、馬上就要騰云上天了
D、正在看海,看的非常投入
A、情緒風格:邏輯型
你在認知事物時,更看重事物與環境之間的聯系性,這意味著你的情緒風格屬于邏輯型。你對于情緒的表達非常準確,明白為何而喜,為何而憂。并且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讓情緒控制自己的意志。你有著理智的頭腦,沖動在你身上是不存在的。你的行事風格有著很強的目標性,不會漫無目的的去做一件事。
B、情緒風格:感情型
你在認知事物的時候,往往很容易摻雜自己的情緒感受,這意味著你很難客觀的來看待事物。同時,你最近的心理狀態不是很好,有壓抑的情緒體驗。這會影響你對他人的看法,你需要及時的排解內心的郁悶情緒,讓自己朝著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在行事風格上面,由于你太過于感情用事,導致你總是優柔寡斷的,難以果斷決定。
C、情緒風格:綜合型
你在認知事物的時候,通常會看到該事物所處的背景,會讓你將相關的或者無關的統統聯系在一起。這意味著你對于全局的感知力很強,有很強的組織協調力,善于進行統籌規劃與部署。在情緒方面你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對人的包容性很強,無論是怎樣性格的人,都能夠很好的相處在一起。但是常常會忽略很多細節問題,導致在目標的執行上面會出現阻礙。
D、情緒風格:分析型
你的思維模式屬于發散性思維,善于思考問題,但是執行力不足。對于細節的把握非常的到位,但是缺乏整體的規劃性。情緒有些敏感,對于他人的個別性言論會非常的在意。即便是這個人跟你說了100句好話,但是有一句是負面評價,你就會耿耿于懷。這意味著你有完美主義傾向,加上分析型的情緒風格,導致你有些過于玻璃心。
(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