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禁忌】燒香拜佛有「5大禁忌」,我們必須要遵守!|佛道禪心
01
閏二月十四是清明節,這個節日最早源自帝王將相的「祭祀」之禮,而且和寒食節關係很緊密,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清明節逐漸變成了一個盛大的祭祖節日,既包含了上巳節,也包含了寒食節,在習俗方面,也進行了融合,比如掃墓、踏青等。
以前寒食節是民間的第一大祭祀節日,如今這個位置已經被清明節替代,每到清明節,荒野郊外,人群密集,外出踏青、上墳祭祖者絡繹不絕。清明掃墓,從秦開始,到唐朝盛行,一直流傳至今。《清通禮》記載:「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提到清明節掃墓祭祖,我們就不得提到供品,這個是祭祀的時候不可缺少的,那關於祭祀的供品有啥說法呢?
02
「餓死不吃墳前供」是什麼意思?
供,指的是供品,墳前供,就是上墳的時候祭祀的時候留下來的供品。
在我國不同的地方,這上墳之後,供品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帶回家中去,一種則是留在墳頭,不能帶回家,任由蟲蟻吃掉。不同地方,關於墳前供的處理方法也不太一樣,不過主要圍繞兩點,是吃還是扔?
「餓死不吃墳前供」,顯然就是告訴我們,祭祀完之後的供品,要給他扔掉,不能去吃,理由是,祭祀之後,容易沾上晦氣,同時也不太乾淨,容易受到污染,成為不潔的食物。
有人認為,餓死不吃墳前供的說法有失偏頗,在以前,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很多人就是靠著吃墳上的供品才僥倖活了下來,說句實在話,在飢荒的年代,只要有的吃,就可以了,還會在乎是不是墳前供嗎?只不過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講究也多了起來。
03
「墳前供」能不能帶回家吃?
先說答案:能。不過也有一些前提條件。
記得從我記事起,清明節祭祀的供品,都會帶回家來,而且說是家裡的小孩子吃的話更好,先人會保佑孩子健康的成長,無病無災。當然我知道,這個肯定是老一輩的一個期望,但是這也告訴我們,墳前供,從墳上帶回家的食物,是可以吃的。
什麼樣的墳前供不能吃呢?
(1)去野外祭祀,難免供品會受到一些污染,比如說由於操作不當,一些葷食,沾上了塵土之類的,像這樣的就只好把它給扔掉,以免吃壞肚子。
(2)上墳祭祀完之後,一些生冷的食物,不能夠直接吃,必須要完全加熱才行,春天本身氣候多變,一些不幹凈,甚至說一些比較生冷的食物,如果直接吃的話,是很容易導致腸胃不適的,甚至還容易出現拉肚子的情況。
(3)上墳的時候不能吃,這裡說的墳前供,必須是完全祭祀完之後的供品,而並非是在上墳的時候,如果是上墳的時候,也就是在祭祀的過程中,像這樣的墳前供是不能吃的,也是對先人的一種不尊重。
04
如何處理「墳前供」更妥當?
墳前供材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沒祭祀之前的供品,一種是祭祀完之後的供品。這裡主要是講後者,如何去處理,祭祀完之後的供品?
有的人是直接放在墳頭,有的則是帶走,我是支持後者的,單從節約的角度來講,後者更符合我們勤儉節約的一個精神,雖然這些不值幾個錢,但是教育意義更大。
現在的生活條件是好了,但是人不能忘本,我們祭祀的目的,除了孝之外,也希望自己的祖先可以庇佑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旺,勤儉持家,就是最先要做的事情之一,扔掉墳前供是小事,但是和這個理念卻是背道而馳的。
(98)